中心简介

首页 > 中心简介 > 中心简介

学生资助管理中心,自2006年成立以来,已经建立起了“奖、贷、勤、助、补、偿、役、育”的全方位资助体系,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率百分之百。学校以“扎实精准资助工作,挖掘资助育人功能”为工作宗旨,以“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”为工作理念,经过不懈的实践与探索,实现了从“基本保障型”向“发展引导型”的转型,形成了“扶困-扶智-扶志”三扶资助模式,构建了“思想政治育人、诚信教育育人,励志成才育人、精英培养育人、感恩情怀育人”的五育育人工作体系。

一、精准认定,确保资助对象精准

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全面推进精准资助,确保资助政策有效落实的迫切需要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,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。学校不断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,根据上级文件精神,综合考虑学生家庭经济因素、特殊群体因素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、突发状况因素及其他因素开展认定,对认定结果进行动态调整,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精准度。做好临时困难救助工作,关注学生家庭经济变动情况,及时将因突发状况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纳入资助保障范围,帮助学生渡过难关。

、优化流程,提升资助工作质量

学校充分利用学生事务管理系统进行资助项目的申请、评审、审核,使资助工作更加公开、公平、公正,最大程度减少了人为失误,实现了资助信息的管理及存储,提高了工作质量。2024年,助力智慧校园建设,大力优化学生事务管理系统,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。

、大力宣传,传递资助育人能量

学校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,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与学生互动,化“主动”为“互动”,实现“单一主导式”转变为“多元交互式”“单向信息输出”转变为“多向信息互通”,让所有学生都能听到“学生资助”声音。加大资助宣传力度,矿大北京学生管理与资助微信公众号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平稳运营,并通过展板、校园网等载体,宣传资助政策、资助举措及资助成效。资助中心全天接待学生来访,并设置热线电话、专用QQ等媒介方便学生咨询资助政策,实现资助政策宣传的线上线下全覆盖。加强宣传,沟通反馈,动态评估资助工作。

四、树立典型,引导学生向上向善

学校挖掘和宣传受助学生典型,传播资助育人正能量。创造性地开展各项资助教育工作,通过“榜样的力量”“逐梦·丁11”“聚青春伟力,铸矿世菁英”学风建设系列活动,树立成才典型,营造互帮互带、共同进步的向上氛围,一方面培养获奖学生对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和学校的感激之情、感恩之心,教育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、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;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辐射作用,引导更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成长成为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。

五、三扶五育,提升资助育人成效

学校大力推进“构建‘三扶五育’发展型资助工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”精品项目,以“发挥奖助工作教育引导作用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”为导向,以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为核心,开展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宣讲,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号召,参军入伍、报效国家。面向毕业生积极宣传国家基层就业学费补偿、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相关政策,鼓励毕业生到西部、到基层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引导学生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培养学生自立自强、诚实守信、知恩感恩、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。

六、多措并举,提高学生受助成效

学校通过完善资助体系、落实精准资助、强化宣传引导、资助育人等举措,努力确保资助工作“有制度、有广度、有温度,有效度”,结合国家、社会、地方、校内资助项目,多措并举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成长成才。2024年全年累计为22191人次发放资助金5414.10046万元,为2142人次办理各类资助手续,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率达100%。在做好各项常规资助项目的同时,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,将“百分百”资助覆盖与“一对一”助力礼包相结合: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发放“爱心礼包”、向衣物较少或无力购买冬衣的大一新生发放“冬衣补助”、向应届毕业生发放“正装补助”、向暑假受灾学生发放“受灾补助”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“寒假返乡补助”。



联系我们

电话:010-62339193(奖助学金、勤工助学、社会资助、校内资助)

010-62339105(助学贷款、补偿代偿)

地址: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3号办公楼(学八楼西侧)502室

邮箱:xszz@cumtb.edu.cn

  • 矿大学生资助

  • 中国学生资助